极目新闻记者晏雯苍南县人民医院
通讯员宁亚飞
日前,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病房内上演了感人一幕。因肝衰竭昏迷了8天的男子,在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后,终于重新站立并出院继续康复治疗。7月5日出院当天,他的妻子热泪盈眶,代表全家向医务人员献上锦旗,感谢他们让曾经濒临毁灭的一个家庭又重新看到了希望。
36岁男子突陷肝昏迷,肝脏移植成救命稻草
今年36岁的赵先生(化姓)来自江苏。正值壮年的他,却被乙肝困扰了近20年。5月底的一天,他突然感觉全身乏力,恶心不止,看到食物就反胃,整个人烦躁不安。到当地医院一查,竟然是急性肝功能衰竭,医生迅速将他转入ICU治疗。
可是,病情恶化得比想象中还要快。仅仅入院三天,赵先生就开始神志不清,最后陷入了昏迷。这期间,他多次呼吸暂停,医生们不得不紧急给他插管,用机器帮他呼吸。当地医生告诉家属,得赶紧把赵先生送到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大医院,尽早进行肝脏移植手术,“这可能是唯一的希望了。”
不愿放弃的家属,经朋友介绍将赵先生转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。科主任汪斌教授紧急组织科室讨论:赵先生意识丧失、昏迷不醒,急性肝功能衰竭、肝性脑病、呼吸功能不全,同时伴有不明原因高热等症状。即使用了人工肝治疗,肝功能还是在持续恶化,肝移植成为唯一挽救赵先生生命的手段。
“肝昏迷”医学上称为肝性脑病,是终末期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。该症状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,是以代谢紊乱(如低血钾、低血钠、低血氯等)为基础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。
配型成功,连夜手术紧急换肝
肝胆外科紧急联系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,一方面尽全力支持治疗维护赵先生全身重要脏器功能,特别是肝脏功能,加强抗感染方案控制稳定病情;一方面紧急进行肝脏移植手术的相关准备工作,将赵先生信息上传到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(COTRS),并联系本院OPO工作人员,以期尽快寻求到宝贵的肝源,为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。
3天后,COTRS系统传回一则消息:一位脑死亡患者捐献的肝脏器官,与张先生配型成功。当天晚上,肝脏移植手术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室连夜开展。
肝脏移植是实体器官移植中相对难度最大的复杂手术,而患者同时存在严重肝功能衰竭,凝血功能障碍,重度肺部感染,加之患者体型较胖,血源紧张等原因,给移植手术增加了风险和难度。术前,在医疗部统一协调下,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、肝胆外科、输血科、检验科、重症医学科、超声影像科、药学部、病理科等众多学科密切配合、通力协作,为赵先生肝移植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分保障。
在医院周密保障下,肝胆外科汪斌教授、陈辰副教授带领肝脏移植团队,一步步完成病肝切除,以及供受体的门静脉、下腔静脉、肝动脉、胆道吻合等,手术中因患者偏胖,腹腔暴露异常困难,加上患者存在副肝右动脉变异,凝血功能障碍术野渗血多等增加了手术的难度,经手术团队精细操作,历时约8小时,顺利完成肝脏移植,新的肝脏在赵先生体内成功恢复工作。
移植手术只是成功的第一步,术后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。术后赵先生依旧处于昏迷状态,同时体温出现持续高热,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。医疗团队反复研讨抗感染方案,积极寻找感染源,通过多次痰培养、血培养等最终抓住罪魁祸首:痰液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。针对药敏结果精准抗感染治疗,赵先生的发热症状很快得到控制,术后肝功能指标也迅速好转。
术后苏醒,感恩医护重获新生
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,肝移植术后的第三天,昏迷了近一周的赵先生终于睁开了眼睛,并恢复自主呼吸。在术后的第四天,医生顺利地为他拔掉了气管插管,两天后,他从重症医学科转入肝胆外科普通病房,开始了全面的康复治疗。
然而,由于长时间的昏迷和卧床,赵先生面临着发声困难、咳痰不易、四肢无力等问题。肝胆外科的医护团队,为赵先生制定了精细的康复计划。通过定期的洼田饮水试验、肺部康复锻炼、咳嗽训练以及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,赵先生的自主呼吸能力得到了显著加强。同时,发声训练和四肢锻炼也帮助他逐步恢复了体力和语言能力。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,赵先生的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,病情日益好转。
“我先生可以动了,他认识我了!”在赵先生陷入昏迷后一直苦苦守候的妻子,终于看到丈夫经历一道道险关,慢慢康复过来,含泪激动地感谢医护人员,“他昏迷的那段日子,感觉整个家都垮了,万分感谢你们,让我们这个家还在!”
术后第11天,逐渐恢复清醒意识的赵先生重新站立起来了,经过精心的营养治疗,抗排异治疗,以及控制感染等措施,移植肝功能状况完全恢复正常。7月5日这一天,赵先生顺利康复出院了。
汪斌教授表示,器官移植技术代表了现代医学的最高水平之一。肝脏移植手术更是被誉为“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”,它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和肝脏肿瘤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。对于重症肝病患者而言,一旦出现肝功能衰竭的情况,及时抓住肝移植的时机至关重要,这将是他们赢得生存机会的关键所在。
(图片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提供)苍南县人民医院